按著教育發展趨勢和學生全人發展的需要,學校訂定課程發展重點包括加強價值觀教育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推動STEAM課程,並積極將自學元素滲入各科學習,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,並通過推行電子學習,讓學生於課後運用網上平台及資源以鞏固或延伸所學,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經歷,幫助學生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。為引入更多創新思維和靈活性,各科組按學生的需要和能力發展校本課程,此外,學校按學習目標設計多元化評估以檢視學生的學習進展,如課業、課堂觀察、朗讀、實作評量等。學校嘗試運用開放靈活的評估模式,如學生自評、同儕互評或家長評量。教師提供適時和具體的回饋,幫助學生改善學習表現。
小班教學六大原則
1. 學習目標清晰
- 學生預先認識教學目標、內容及要求,按學習進度自訂目標。
2. 善用有效提問
- 善用有效及延展性提問,能引導學生加工、反思答案,引發高階思維。
3. 學生主動參與
- 學生在課堂上參與動手作、具探究性的小組學習任務/活動,以合作學習方法建構知識。
4. 二人或小組合作學習以提升生生/師生互動
- 合作學習常用的教學策略包括靜思,對話,分享﹙Think-Pair-Share﹚、數字頭(Numbered head)、互相核對(Pair check)、組合閱讀﹙Jigsaw﹚等。
5. 回饋及反思
- 透過正向的回饋、有建設性的建議,引導學生做得更好,反思所學。
6. 增加促進學習的評估(預習內容/課中小組討論/實作活動等)
- 利用多種的成果展示方式,如滙報、口頭陳述、作品展示、示範、善用網上平台及資源等,以鞏固或延伸所學,加強照顧學生多樣性,以促進學習的評估。
課堂特色:
1. 課前預習:
善用網上學習平台、瀏覽網站資訊、觀看影片、課外讀物、其他生活資源或物資等作為預習的途徑,為學習新課題作準備,激發學習興趣和動機。
2. 課中學習:
透過課前預習分享,創設學生主導學習的氛圍,並作新課題的引入。同時,利用合作學習和聲情教學的策略,以促進生生/師生互動,透過小組參與培養學生協作與溝通能力。此外,靈活採用多元化的學習材料及策略,例如聲音、影片、照片、圖像及文字資料等,並加入有趣的角色扮演和分組活動,以提升學生學習動機。
3. 課後延伸:
學生善用課後空間,運用網上平台及資源以鞏固或延伸所學,加強照顧學生多樣性,促進學習的評估,並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習慣。